2025年进出口退税全解析:计算方式、实战案例与政策
空运知识
发布日期:2025/03/25

进出口退税的计算方式与案例分析

一、进出口退税的计算方式

进出口退税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退还已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,降低企业出口成本,提升国际竞争力。具体计算方式因企业类型(外贸企业、生产企业)和贸易模式(一般贸易、加工贸易等)而异:

1. 外贸企业退税计算
  • 适用场景:外贸企业直接采购国内货物出口,或委托加工后出口。
  • 公式: 应退税额=采购货物不含税金额×退税率
    • 采购不含税金额 = 含税采购价 ÷ (1 + 增值税率)
  • 案例:某外贸企业采购含税价113万元的货物(增值税率13%),退税率13%。 应退税额 = (113万 ÷ 1.13) × 13% = 13万元 

2.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

生产企业适用“免、抵、退”税政策,具体步骤如下:

  1. 剔税: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。 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=出口货物离岸价×(征税率退税率)
  2. 抵税:计算当期应纳税额。 应纳税额=内销销项税额(进项税额剔税额)上期留抵税额
  3. 退税指标:计算免抵退税额。 免抵退税额=出口货物离岸价×退税率
  4. 确定退税额:比较应纳税额绝对值与免抵退税额,取较小值 

案例:某生产企业出口离岸价1000万元,退税率9%,征税率13%,当期进项税额80万元,内销销项税额50万元。

  • 剔税额 = 1000万 × (13% - 9%) = 40万
  • 应纳税额 = 50万 - (80万 - 40万) = 10万(需补税) 若应纳税额为负数(留抵税额),则按免抵退税额全额退税 

3. 跨境电商特殊退税政策

根据2025年新规,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(9810模式)可“离境即退税”,未销售货物可预先申报退税,后续根据实际销售核算税款 


二、典型案例分析

案例1:外贸企业退税利润优化

某服装外贸企业采购含税价226万元的货物(增值税率13%),退税率9%。

  • 不含税采购价 = 226万 ÷ 1.13 = 200万
  • 应退税额 = 200万 × 9% = 18万元
  • 成本优化:若选择退税率13%的原材料供应商,可退税额提升至26万,利润增加8万元 

案例2: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

某电子厂出口离岸价5000万元,退税率13%,当期进项税额600万元,内销销项税额200万元。

  • 剔税额 = 5000万 × (13% - 13%) = 0
  • 应纳税额 = 200万 - 600万 = -400万(留抵税额)
  • 免抵退税额 = 5000万 × 13% = 650万
  • 实际退税额 = 400万(留抵税额)
  • 免抵税额 = 650万 - 400万 = 250万 

案例3:跨境电商退税风险

某跨境电商企业通过9810模式出口海外仓,但因物流清单不完整,无法提供销售佐证资料,导致预退税款被追回。需注意备案单证合规性 

总结

进出口退税的计算需结合企业类型和贸易模式,外贸企业以采购金额为基础,生产企业需通过“免抵退”四步法核算。跨境电商可借助新政加速资金回流,但需注意单证合规。合理利用退税政策,可显著降低企业成本并提升国际竞争力


汇百方国际物流期待您的来电
020-86186029
工作时间:09:00 - 18:00
关注公众号